Posted in建模方法

猫膝盖骨横断骨折模型的建立方法

膝盖骨骨折在猫中较为罕见,但在创伤性事件中仍具有一定发生率。研究这种骨折的固定方法和术后恢复,需要建立稳定且可重复的实验模型。猫膝盖骨横断骨折模型是一种标准化的实验设计,通过模拟中线横断骨折,用于评估不同骨折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。本文将从技术和实验操作的角度详细介绍该模型的建立方法。


实验材料与工具

  1. 实验材料
    • 成年猫尸体(排除骨骼相关疾病或关节异常的个体)。
    • 骨凿(Osteotome)和锤子。
    • 生理盐水或湿润纱布,用于保持组织湿润。
  2. 工具与设备
    • 手术器械:包括解剖刀、钳子和小型手术锤。
    • 骨科固定设备:如张力带钢丝(0.9 mm钢丝)、克氏针(Kirschner wires, 0.9 mm)、高强度缝线(FiberWire)。
    • 生物力学测试设备:如万能材料试验机(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)。

模型建立方法

1. 样本准备
  • 动物选择:从健康成年猫尸体中取出骨盆肢,确保关节和软组织结构完整。样本来自非疾病原因死亡的猫,排除骨骼病变或先天异常。
  • 湿润保存:样本始终保持湿润状态,避免组织干燥影响骨骼的物理性质。
2. 骨折的制造
  1. 解剖暴露
    • 切开膝关节前侧皮肤,显露膝盖骨及其周围软组织。
    • 保留周围肌腱和韧带的完整性,以尽可能模拟实际生理状态。
  2. 骨折切割
    • 使用骨凿和小型锤子在膝盖骨中线制造横断骨折。
    • 力求骨折切面平整,以确保模拟标准化的骨折形态。
    • 骨折线应横向贯穿膝盖骨中部,不涉及软组织完全撕裂。
  3. 组织保护
    • 骨折制造后,保持周围软组织的湿润状态,避免脱水导致组织硬化。
3. 固定方法的实施

模型建立的关键在于模拟骨折后实际修复中的固定操作。以下列出三种常用固定技术:

  • 张力带钢丝固定法(PTBW)
    1. 使用克氏针沿骨折线垂直方向插入膝盖骨两侧。
    2. 将0.9 mm钢丝以“8字形”绕过克氏针并紧密固定。
    3. 检查张力是否均匀,确保骨折段保持稳定。
  • 环形钢丝结合“8字形”钢丝固定法(CFEW)
    1. 在膝盖骨中部周围缠绕环形钢丝以提供初步固定。
    2. 将另一根钢丝以“8字形”交叉固定于骨折段两侧。
    3. 确保钢丝张力适中,不影响骨折段对合。
  • 高强度缝线固定法(CFES)
    1. 使用FiberWire缝线代替金属钢丝,以环形缠绕骨折段周围。
    2. 另一条缝线以“8字形”缠绕膝盖骨上、下两端。
    3. 缝线的打结点应位于背侧以减少软组织干扰。
4. 样本固定
  • 将固定好的膝盖骨植入完整的骨盆肢,确保关节和肌腱的原始生理状态保持不变。
  • 样本安装在生物力学测试设备的标准支架上,维持膝关节的自然屈伸角度(约135°)。

生物力学测试

  1. 力学加载
    •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膝盖骨进行拉伸测试。
    • 测量骨折段在1 mm、2 mm和3 mm移位下的加载力,以及植入物失效时的最大负载力。
  2. 失效标准
    • 植入物失效被定义为3 mm移位、钢丝断裂、缝线拉脱或骨折段分离。
  3. 数据记录
    • 记录加载力和失效模式,用以评估不同固定技术的性能差异。

注意事项

  1. 骨折标准化
    • 骨折线的切割应平整、标准,避免不规则骨折线对生物力学结果造成偏差。
  2. 软组织保护
    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,保持软组织的完整性和湿润状态,以模拟接近实际临床的条件。
  3. 固定技术一致性
    • 操作者应接受标准化培训,确保三种固定技术在操作中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。

结论

猫膝盖骨横断骨折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、可重复的实验平台,用于评估不同固定技术的性能。该模型通过模拟实际骨折形态和修复条件,为研究新型固定方法和改良传统手术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。未来研究可结合长期生物力学和生物相容性测试,以进一步完善此模型的应用范围。

参考文献:

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fixation methods in a feline transverse patella fracture mod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