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与其他家畜相比,具有独特的繁殖生理特性。根据排卵方式的不同,猫属于交配排卵动物,仅在交配后才发生排卵,同时具有季节繁殖、多次发情的特点。以下是关于猫发情与交配的详细解析。
一、性成熟
- 母猫的性成熟
母猫通常在5-9月龄达到性成熟,但性成熟时间因品种和季节有所差异。例如,波斯猫和喜马拉雅猫性成熟较晚,可能在1-1.5岁才表现发情。此外,春季性成熟的猫通常在当年春季即表现发情,而秋季性成熟的猫可能推迟到次年春季进入发情期。 - 公猫的性成熟
公猫一般在9~12月龄达到性成熟,且全年均可进行交配,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。
二、繁殖期
在北半球,猫的繁殖期通常从1月下旬持续到9月,最常见的交配月份是2月、5月和6月,有时会延续到9月。一年内猫通常可以分娩2~3次。
- 室内猫的特殊性
完全饲养于室内的猫在全年可能持续表现发情,这主要受光照时间的影响。如果人工延长光照时间至14小时以上,可以缩短或完全消除无发情期。
三、性周期
猫的性周期通常为13-15天(有时为10-22天),表现为发情前期、发情期、发情休止期和无发情期。
- 发情前期
持续3~5天,卵泡开始发育和成熟。在雌激素作用下,生殖器和阴道上皮发生变化,但此时猫通常没有明显的发情行为,也不允许交配。 - 发情期
- 行为特征:发情期母猫会发出特有的尖叫声(俗称“叫春”),在地上打转,表现出焦躁不安和主动接近人的行为。当主人抚摸背部或腰部时,母猫会俯卧并摆出交配姿势。
- 生理特征:与犬不同,母猫的外阴部肿胀不明显,阴部无血液分泌物,仅有少量粘液。此期通常持续3~6天(与公猫同居时)或约10天(未与公猫同居时)。
- 发情休止期
在此阶段,母猫不允许公猫交配。未交配时,卵泡闭锁退化;若处于繁殖季节,7~12天后母猫会再次进入发情前期并重复性周期。如果繁殖季节已结束,卵巢进入静止状态,性周期暂停数月。 - 无发情期
每年9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为无发情期,卵巢进入静止状态,不表现发情行为。
四、分娩后的发情恢复
母猫在分娩后4-6周处于泌乳性无发情期。断乳后约2周,发情恢复。如果幼猫死亡或未哺乳,分娩后7-10天母猫即可恢复发情,并再次交配和妊娠。
五、交配与排卵机制
- 交配与排卵
- 猫在发情期的任何一天都可以交配,但通常在发情的第三天交配的概率最高。
- 交配时,生殖器受到刺激,神经冲动传至脑垂体前叶,促进黄体生成素(LH)的释放,并在交配后约27小时内发生排卵。每次排卵约释放4个卵子,卵子在输卵管上1/3处受精,受精卵在3-6天后进入子宫,并于第11-14天着床。
- 伪妊娠现象
如果交配未导致妊娠,则排卵后形成黄体,分泌孕酮,持续30~45天。这种黄体活动会引起子宫内膜的增殖变化,诱发伪妊娠。
六、阴道涂片检查
阴道涂片可用于检查母猫的性周期阶段,但不能直接推断排卵期。阴道涂片的细胞变化如下:
- 发情前期
多数为有核上皮细胞,随着发情期接近,细胞核出现浓缩,细胞质肿胀。 - 发情期
出现大量核缩小、边缘不规则的角化上皮细胞,核与胞浆比例为1:6或1:10。 - 发情休止期
初期有角化细胞,随后出现白细胞、细菌和有核上皮细胞。交配3~4天后,可见带大型空泡的有核上皮细胞。 - 无发情期
细胞以小型椭圆形浓染有核上皮细胞为主,伴随少量白细胞和无形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