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建模方法

主动脉缩窄术建立猫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保留(HFpEF)模型的方法

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保留(HFpEF)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疾病,占心力衰竭病例的近一半。由于其发病机制多样且尚未完全阐明,当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因此,建立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来模拟HFpEF的病理特征,特别是纤维化和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,对研究该疾病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从技术角度详细介绍通过主动脉缩窄术(aortic banding)在猫中建立HFpEF模型的具体操作方法。


实验动物的选择

  • 物种与年龄:选择健康的2月龄雄性幼猫作为实验对象。雄性动物用于避免性别差异对心脏重塑的影响。
  • 体重范围:确保选用的幼猫体重均匀,以避免个体差异影响实验结果。

主动脉缩窄术(Aortic Banding)的实施

主动脉缩窄术是一种通过诱导慢性压力超负荷来模拟HFpEF核心病理特征的经典方法。操作分为以下步骤:

1. 术前准备
  1. 麻醉:采用吸入麻醉(异氟醚)结合镇痛药(布托啡诺),确保动物在手术期间处于镇静和无痛状态。
  2. 手术消毒:动物胸部手术区域剃毛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和碘伏彻底清洁。
2. 手术操作
  1. 小开胸术:在胸骨左侧沿第3-4肋间隙作2-3厘米切口,逐层切开皮肤、肌肉和肋骨以暴露心脏。
  2. 定位主动脉:找到升主动脉近端,确保操作区域清晰可见并避免损伤旁邻血管。
  3. 放置缩窄带
    • 使用预制的硅胶缩窄带绕升主动脉一圈。
    • 缩窄带需初步固定,但避免完全收紧,以确保压力逐步增加。
    • 如果带子过紧,可能引发急性左心室扩张和不可逆的心脏功能损伤;过松则无法产生有效的压力超负荷。
  4. 关闭手术区域:逐层缝合胸腔并确保无气胸。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3. 术后护理
  1. 恢复与监控:将动物置于温暖环境中观察生命体征,直至完全苏醒。
  2. 疼痛管理:术后连续给药(如布托啡诺)以缓解疼痛。
  3. 喂养与环境:术后动物与同组动物群居,给予正常饮食,避免剧烈活动。

术后随访与评估

术后动物需持续观察4个月,以监测HFpEF表型的发展。

1. 功能性评估
  1. 超声心动图(ECHO)
    • 测量参数:射血分数(EF)、左心室舒张末压(LVEDP)和左心房体积(LAVES)。
    • 诊断标准:确认射血分数≥50%、LVEDP升高且左心房体积增大。
  2. 血液生物标志物
    • 每月采集静脉血,测定NT-proBNP水平以反映心脏压力状态。
2. 组织学分析
  1. 心脏组织取样
    • 动物安乐死后通过开胸术取出心脏,分离左心室、右心室及心房组织。
    • 组织立即进行10%福尔马林灌注固定。
  2. 纤维化评估
    • 通过Masson三色染色,分析左心室、心房及右心室纤维化面积。
    • 分层分析纤维化梯度(内膜层 vs. 外膜层)。
  3. 心肌肥大评估
    • 利用小麦胚凝集素(WGA)标记细胞膜,测量心肌细胞横截面积。

关键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

  1. 缩窄带松紧程度:避免手术后立即产生急性压力超负荷,应确保压力逐步增加以诱导慢性变化。
  2. 随访时间:至少4个月,以充分诱导HFpEF的病理特征。
  3. 纤维化与肥大的量化分析: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组织切片进行精确定量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。
  4. 对照组设置:同时设立假手术组(sham组),以排除其他非压力超负荷因素的干扰。

模型的优势与展望

本文描述的猫HFpEF模型能够成功重现HFpEF的关键病理特征,包括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、纤维化梯度和心肌肥大。这一模型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,还为筛选新型抗纤维化和抗肥大药物提供了前临床评价体系。未来,结合更多合并症(如肥胖、糖尿病)的复合模型可能进一步拓展这一模型的应用价值。

参考文献:

Characterization of Fibrosis and Hypertrophy in a Feline Model of HFpEF